1. **钢丸粒度的选择** - **考虑清理目的** - 如果是用于去除厚重的氧化皮、锈层、旧涂层或大量的铸造砂等粗颗粒杂质,应该选择较大粒度的钢丸。例如,在清理大型铸铁件表面的型砂和厚重氧化皮时,一般可选用直径为1.2 - 2.0mm的钢丸。因为较大粒度的钢丸具有更强的冲击力,能够有效地去除这些较厚的杂质。 - 当清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较薄的氧化皮、轻微的锈迹或者进行表面精整时,就需要选择较小粒度的钢丸。比如,对于一些经过精加工后的金属零件表面,只需要去除少量的锈迹和表面污渍,直径为0.2 - 0.8mm的钢丸比较合适。小粒度钢丸可以在不损伤零件表面精度的情况下完成清理工作。 - **考虑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** - 若要求工件表面粗糙度较大,如防滑表面、装饰性的磨砂表面等,可使用较大粒度的钢丸。例如,制作建筑用的防滑金属楼梯踏板,为了达到良好的防滑效果,可以选用直径1.0 - 1.5mm左右的钢丸来处理表面,使踏板表面形成较为明显的粗糙纹理。 - 对于要求表面光滑度较高的工件,如精密机械零件、光学仪器部件等,需要选择小粒度钢丸。例如,在清理光学镜片模具时,通常会选用直径小于0.3mm的钢丸,这样可以在清理表面的同时,尽量减小对模具表面精度的影响,确保生产出的光学镜片有良好的表面质量。 - **考虑工件的尺寸和形状** - 对于大型、厚壁的工件,因为其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,所以可以选用较大粒度的钢丸。例如,大型船舶的船体表面清理,可以使用直径1.5 - 2.0mm的钢丸。 - 对于小型、薄壁或者形状复杂的工件,如一些小型精密电子元件的外壳、具有复杂内腔的铸件等,为了避免工件变形或者钢丸在内部堆积,应选择较小粒度的钢丸。像小型精密铝合金铸件,直径0.2 - 0.6mm的钢丸较为合适。 2. **钢丸材质的选择** - **根据被处理工件的材质选择** - **钢铁工件** - 如果处理的是普通碳钢工件,高碳钢丸是比较合适的选择。高碳钢丸硬度较高,能够有效地清理和强化碳钢表面。例如,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,对于普通碳钢制成的刹车盘、轮毂等部件,使用高碳钢丸进行抛丸处理,可以很好地去除表面杂质并提高表面硬度。 - 对于不锈钢工件,为了避免钢丸中的杂质对不锈钢表面造成污染,影响其耐腐蚀性,最好选择不锈钢钢丸。例如,在不锈钢厨具生产中,使用不锈钢钢丸进行表面处理,可确保厨具表面的纯净度和美观度。 - **有色金属工件** - 当处理铝合金工件时,考虑到铝合金质地较软,为了避免损伤工件表面,应该选择较软材质的钢丸,如铝丸或玻璃珠。例如,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铝合金机翼部件表面处理中,使用玻璃珠进行喷丸处理,可以在不损伤铝合金表面的情况下达到清理和一定的强化效果。 - 对于铜合金工件,同样由于其质地相对较软,可选择铜丸或陶瓷丸。像在铜质工艺品的表面处理中,铜丸可以在清理表面的同时,保证工艺品的完整性和色泽。 - **根据处理工艺要求选择** - **抛丸工艺** - 抛丸工艺中,钢丸需要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,因为抛丸机的叶轮高速旋转使钢丸获得较高的速度。常用的是高碳钢丸和合金钢丸。例如,在抛丸清理大型钢结构桥梁构件时,合金钢丸能够承受抛丸过程中的高能量冲击,反复使用多次而不破碎,有效降低处理成本。 - **喷丸工艺** - 喷丸工艺中,钢丸的流动性和均匀性比较重要。对于一些对表面精度要求高的喷丸处理,如模具喷丸,可选择硬度稍低但粒度均匀的钢丸,如玻璃珠或陶瓷丸。它们在喷枪中能够更好地分散,使喷丸效果更加均匀,有利于保持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。